全球变化数据大百科辞条

李冬蕾1,郭长峰1,张  1,刘  2*,石瑞香2

1. 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,大连116029
2.
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,北京100101

关键词:瓦努阿岛;Vanua Levu斐济;檀香岛;数据大百科

DOI: https://doi.org/10.3974/geodp.2020.04.12

本文原创数据出版声明:

本文关联实体数据集已在《全球变化数据仓储电子杂志(中英文)》出版,可获取:https://doi.org/10.3974/geodb.2020.03.07.V1.

 

 

瓦努阿岛(Vanua Levu)位于斐济岛链的最北端,它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中的火山岛,是斐济第二大岛[1]该岛于1643年被荷兰航海家亚伯·杨松·塔斯曼所发现[2]。瓦努阿岛的地理位置为16°7ʹ27ʺS–17°0ʹ58ʺS178°28ʹ31ʺE–179°57ʹ5ʺW,岛屿面积5,717.26 km2,海岸线长1,343.63 km该岛距其西南的斐济第一大岛——维提岛63.28 km,距离其东南的塔韦乌尼岛7.90 km。岛的主体大致呈东北-西南向,长约178 km,宽约30–40 km[3]此岛东南侧,有一狭长的纳特瓦半岛(Natewa Peninsula),形成了狭长的纳特瓦海湾(Natewa Bay),延伸至科罗海。纳特瓦湾是南太平洋最大的海湾,也是旋鳍海豚(spinner dolphins)的重要栖息地[4]

瓦努阿岛被珊瑚礁所环绕。北岸的长堡礁近200公里长,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之一,南岸萨武萨武附近的珊瑚礁是斐济最好的珊瑚礁之一。根据斐济生物多样性调查表明,该海岸附近的近海海湾有珊瑚、无脊椎动物和超过1,000种鱼类种类在此地生息。该地区也是斐济旅游热点地区之一,是世界级潜水运动和游乐点。该岛海岸线除了珊瑚礁海岸外,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-红树林混合海岸构成了该岛主要海岸类型。其中,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-红树林混合海岸主要分布在北部,特别是河口海岸地段的红树林生长茂密,布满河口。

瓦努阿岛的中南部是东北-西南走向的山脉贯穿全岛,山上主要是热带雨林植被。其中,怀萨利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(Waisali Rainforest Reserve)是该岛独特的自然保护区和热带雨林生态系统。瓦努阿岛上主要城市有南布诺(Nambouono)、拉巴萨(Labasa)、纳文达姆(Navindamu)、纳索罗列夫(Nasorolevu)、恩达洛莫(NdalomoNoawara)、萨武萨武(Savusavu)、纳韦尼(Naweni)、洛亚(Loa)等城镇。其中,北部沿海的拉巴萨为行政中心及主要商埠,位于东南海岸的萨武萨武是官方入境口岸。该岛农业产品包括椰子、糖、大米、柑橘、可可等,主要农田分布在北部[5]

该数据集是基于Google Earth遥感影像全球多尺度海陆(岛)岸线数据集(2015[6],结合斐济相关地图综合完成的,数据集由26个数据文件组成,以.kmz.shp数据格式存储,数据量8.75 MB(压缩成3个数据文件,数据量3.87 MB)。

 

 

1  瓦努阿岛数据可视化图(.shp格式)

 

 

2  瓦努阿岛数据可视化图(.kmz格式)

 

3  位于瓦努阿岛南岸萨武萨武附近的珊瑚礁海岸影像(Google Earth

 

2  位于瓦努阿岛北岸河口地段的红树林海岸影像(Google Earth

 

参考文献

[1]      Political map of Fiji. https://www.mapsofworld.com/fiji/political-map.html.

[2]      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. 不列颠百科全书[M]. 《不列颠百科全书》国际中文版编辑部译. 北京: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, 2008.

[3]      李冬蕾, 郭长峰, 张威等. 瓦努阿岛——全球变化数据大百科辞条[J/DB/OL]. 全球变化数据仓储电子杂志, 2020. https://doi.org/10.3974/geodb.2020.03.07.V1.

[4]      Top things to do in Savusavu & surrounds. https://www.fiji.travel/en-us/articles/savusavu-must-do-savusavu.

[5]      Encyclopedia Britannica. 2008. https://en.m.wikipedia.org/wiki/Vanua_Levu.

[6]      刘闯, 石瑞香, 张应华等. 基于 Google Earth 遥感影像全球多尺度海陆()岸线数据集(2015) [J/DB/OL]. 全球变化数据仓储电子杂志, 2019. https://doi.org/10.3974/geodb.2019.04.13.V1.